浙江大学赴吉安泰和寒假实践团之追寻,西迁文化

小狼/2018-02-07 13:45/ 分类:热点

追寻,西迁文化

——浙江大学云峰学园赴江西吉安泰和社会实践队

名校浙大,有一段漫漫西迁史——日本全面侵华,8月"松沪战役"失利,民国政府西迁陪都重庆,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火弥浸中华半壁河山。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、教育家竺可桢校长率领下,怀着"教育救国,科学兴邦"理想,踏上漫漫西迁路程,历时两年多,穿越江南六省,行程2600公里,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、湄潭、永兴,坚持办学七年,谱写了一部伟大的"文军长征"史。江西吉安,正是浙大的一个重要西迁点。

而今天,80年后的我们重走西迁之路,踩过曾经的旧址,每一步都饱含深情。

2018年1月29日,第一站,初来江西吉安的我们踏入井冈山大学的大门,水泥小路两侧有松林挺立,镜面一般的湖泊中央有亭台衬景,蔚蓝苍穹,冬日的凉风瑟瑟,给人一种别致的美感。经历了历史的沧桑,总有一种经历岁月磨炼的感觉。红色基地井冈山大学,也是红色的初体验。

第二天,我们来到了吉安市的净居寺和阳明书院。这是一个偏僻的地方,远离喧嚣,很适合教学,阳明书院前有许多雕像,刻画出了当年王阳明讲学的场景。清净的去处,也很有书香味,在这里吟诗作词应该是一种很不错的体验。在西迁途中,竺可桢校长曾选中净居寺作为学生临时上课之所。由于空间有限,后来大部分师生借用在白鹭洲上的中学上课。

也就是我们的第三天,白鹭洲中学。古色古香的建筑,似乎有些像徽派建筑,从外面看,是黑瓦白墙,又有些小洋楼的感觉,十分别致,又有赣江之水,宛若腰间玉带,在校的一侧,亭台楼阁更是不可胜数,花木亦甚为繁多茂密。内部格局也同样十分巧妙精致,木质楼梯,可以看到亮光的天井,石雕水缸……当年的白鹭洲虽没有如此好的建筑条件,但也应是青山绿水、鸟鸣围绕、花木繁多、清幽静谧,才会成为浙大的西迁点。

漫漫西迁之路,虽然不可能亲身体会。但可以想象,在如此仓促又甚是艰苦的环境下,浙大学子依旧在学习,在不断的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、不断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,也是很让人心动。

之后的几天里,在吉安市泰和县的上田村,我们还找到了泰和六中(也叫做伏羲中学),即浙大原址。还有黄冈小学,即曾经的澄江学校,也是曾经西迁路上待过的地方。斑驳的墙头正是一道难能可贵的风景,流水潺潺,无际荒野,可能看到的是一个简单又在我们眼里很简陋的学校,可能看到的一切都是这么的荒凉、这么的颓败萧条,但是它所包含的,太多了,是我们几十万浙大人所需要学习的历史,是我们宝贵的西迁文化。

2018.2.2,我们来到竺可桢老校长妻儿的坟前,哀思,悼念。感激竺老校长的无私奉献、兢兢业业,感激先人办学路上的不易,在此,作为一名浙江大学的大学生,深表敬意与诚挚的感谢。

追寻,西迁文化。作为一名浙大人,理应值得骄傲的去学习、汲取那样伟大而悠久的历史文化,我想,更应该去做的,应该是去弘扬,让更多的人知道它、深入的了解它。

【竺可桢(1890.3.7-1974.2.7),浙江上虞人。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,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,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。

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;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,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。1974年2月7日,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83岁。】

330*360
330*360
330*360
托普网